邮票设计师:黄里
黄里(1941年5月—2015年10月5日),浙江余姚人,邮票设计师,画家,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黄里,6岁到北京少年宫开始学习绘画,接受初等美术教育。1960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1961年,师从曾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先生学习油画,系统的接受了学习和训练。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工作,从此,黄里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邮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邮迷。
1984年12月25日,中国邮票公司正式发行JT系列邮票 “保险之花”。这枚邮票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保险邮票。
从1968年到1998年,黄里从参与设计《文5.革命样板戏》到《珊瑚礁观赏鱼》邮票,整整走过了30年时光。他一生设计的邮票有20多套,其中包括很多经典邮票。巅峰之作则为《西双版纳风光》和《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两套邮票。《西双版纳风光》体现了作者雄厚的油画实力,《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则体现了作者传神的速写功底。
§黄里设计的邮票: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9-9 沙家浜)
J73 亚州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
J77 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
J83 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
J90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J99 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北京
J106 陈嘉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J110 国际青年节·1985
T101 中国保险
T55 西双版纳风光
T63 畜牧业——牛
1995年特种邮票《古代驿站》
1995年特种邮票《香港风光名胜》
1996年纪念邮票《奥运百年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
1996年特种邮票《香港经济建设》
1996年特种邮票《珍惜土地》
1998年纪念邮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会徽》
1998年小全张《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
1999年纪念邮票《世纪交替 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
2000年特种邮票《庚辰年》
2000年特种邮票《木兰从军》
2000年特种邮票《中国古钟》
2001年特种邮票《端午节》
2001年特种邮票《水乡古镇》
SB(20)2001 水乡古镇
~~
黄里访谈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绘画的?
我是6岁开始学绘画,最初在北京少年宫学习,从接受初等美术教育开始,以后又到高等学府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2.您是如何到邮票发行局,开始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的?
我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工作,完全是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当时自己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能工作就很开心。
3.您是学油画的,是如何把所学专业、与邮票设计工作结合到一起的?
照说油画与邮票设计不贴近,我猜想可能是领导考虑作为一个大国,邮票设计应有更多的画种,油画是个世界普遍通行的画种,表现力很个性化。相反,邮票作为邮资凭证更多强调的是共性,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图。
邮票设计工作有一个适应的问题。我学的是油画,平时画的也是油画,自然会将油画的手法带到邮票设计中来,我也曾为外国及香港设计过油画形式的邮票。以前我设计的《水乡古镇》邮票,看上去是水墨的形式,其实里面也有油画的影子、油画的构成和韵味。作为一个画种有优越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其实,各种形式的画种介入邮票领域,能将表现语言做置换,置换完美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些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但我结合的并不是太好。
4.您能谈谈自己的绘画风格吗?邮票设计理念是什么?
我今年已经过70岁了,在邮票设计上还够不上什么风格。就偏好来说,我比较喜欢色彩对比强烈、绚丽新颖的画面,邮票设计语言最好是一套一种。邮票不单是邮资凭证,也是一件艺术品,最终是卖给集邮者的。当然要让集邮者喜闻乐见,无论品位、玩味都应当物有所值,否则,钱是挣到了,骂声也会跟着来了。
5.在邮票设计生涯中,有没有让您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有,1982年,设计国际友人柯棣华医生的纪念邮票。柯棣华是印度人,心地非常善良,他同情中国人民饱受战争苦难,他是受印度国大党的派遣随“印度援华医疗队”一行5人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先后在“国统区”、解放区转战,为八路军伤病员和老百姓治病。他的事迹很感人,最后牺牲在中国。我曾在晋察冀老区采风,河北唐县的葛公村是柯棣华长住的地方。我在村子里见到过一些抗战老人,其中有一位叫李山秀的老大爷,他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还唱起在柯棣华追悼会上军民同唱的挽歌,歌词是:“我给印度家的唁电,他在这里度过了四个秋天,啊!亲爱的柯棣华同志,你最高的理想是领导我们为实现世界和平。”他还为我唱“向前!向前!向前”,他说当年这首歌的歌词不是这样,现在的歌词是改过的。
这些都是40年前的事情了,仍然让我感动,老百姓心里一直装着柯棣华大夫。柯棣华在印度家境并不富裕,上学的学费是借的高利贷,按常理说他毕业后行医本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到中国的战场上,投入反法西斯的战争,他的家人都支持他的选择。柯棣华的一生是“功留中华大地,光耀两大民族”。40年前的情景,现在我仍记忆犹新。
一个外国人能把他个人的前途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融合在一起,这件事激励着我,促使我永远不忘将个人前途与国家连在一起。
另外一个人就是陈嘉庚,1984年设计爱国华侨《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我在他的故居见到老人生前的日记中有一页,记的是他日常生活支出的明细账,真是十分节俭,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实业救国的公益事业上却慷慨解囊。大到支援抗战捐赠大量金钱、物资,小如修路、建桥,兴办学校、祠堂。据传中国的“幼稚园”就是他首办的,他有“兴学先师”的美名,他一生为人们做了许多善事。
6.您一共设计了多少套邮票?最喜欢的是哪一套,为什么?
我一共设计了多少邮票?没有统计过,也说不上喜欢哪套邮票,因为设计邮票的时间有限,经常是期限到了,只得如此,就这样了,下回再说吧,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做事情还比较主观,而且自信有余,自信又大于能力。
7.在邮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邮票设计常常是无效劳动,一套稿子约了多人,甚至出三四十套方案的都有,但最后只能选一个,其它的设计稿统统束之高阁。最终出现一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你说遗憾不遗憾?这种办法有理论一矮子里面拔将军。我认为,如果心里没谱,来的全是矮子的话,再怎样拔,出来的还是矮子。
我觉得这种做法资源浪费太大。法国人说过,你们这样约稿的做法,我们根本就约不起。我也问过法国同行,“你们这样约稿的做法,我们根本约不起。我也问过法国同行,“你们约几套?”他们说,“看准了一个人,最多约两个”。
组稿和定稿究竟怎么办才好?各说各的,最后听谁的?在邮票设计领域实在太需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了,我期盼着有高人出来反思,邮票设计应当有大思维的概念。
8.现在社会上的“大师”、“专家”比较多,集邮圈也不例外,您有没有被人称呼过“画家”、“大师”、“著名邮票设计家”?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有人奉承你如何如何,这只是人家的客套话,说说玩儿的,千万不可去当真的。就说我自己吧,我就是一个设计师,称“师”是从职业上讲的,比如厨师也叫“师”,我认为我够不上称“家”。“家”是有条件的,如,你在良好的氛围中受过教育吗?你有明确的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专著吗?你的作品有承上启下的传承路径吗?是否形成流派,包括一定的数量及传承者。是否有精品,业内公认度如何?前辈认可吗?等等。
以上这些条件我都不够,更别说什么著名设计家了,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这样介绍我,我会站起来更正。有一次参加活动,台下有位老兄大声戏说,“非著名的比著名的还著名。”这让我哭笑不得。时下有一种现象,“金钱绑架文化”,绑架了如果撕票则是灾难,我经常警示自己,不要让名利绑架了事业。非分之想不要绑架信守,一但信守被撕票,那就是自毁。
9.您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能说说您怎样看待生活。
我已年过七旬,人生七十古来稀。年纪大了,深居简出,一切从简。“七十清健”是一种境界。古语:随遇而安。我是随遇而喜,一切随意,随喜,怀着感恩的心,乐做善事。冷眼观象,无奈而过。什么是幸福?有说活着就是幸福,我觉得加一句更贴切,“过你这个年龄段应该过的曰子,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现在生活中有没有困难?有,我儿子天天因患先天性脑瘫,四肢高度协调障碍,属于重残。从他从出生到现在生活上一直不能自理,我与孩子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他洗澡仍需我背来背去,现在我已经感觉很吃力了。但儿子爱画画,跟我谈得来,合得来,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幽默和可爱给予了我生活上的安慰和愉悦,同时也改变了我的性格,促使我少惰性,因为有了他,让我豪气常在,学会了相互欣赏,苦曰子其实是可以当好曰子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