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邮票目录主页
邮票设计者之一的周秀清女士,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她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在民族大学教学与研究的数十年间,她吸取着民族艺术的丰厚营养,发现了存在于少数民族身上许多美的东西,因而对民族同胞的爱也愈加深厚浓烈,创作出不少反映他们生活的美术作品。另一位设计者金向,是周教授的女儿,她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现为《人民画报》美术编辑。10年前,周教授与其丈夫、金捷中教授合作设计了“建国40周年”小型张;10年后周教授母女又合作设计“建国50周年”大版张,确为中国邮坛的一段佳话。56枚邮票以套票版张的形式印刷,每枚都印有该票所反映的民族的正式族称。画面以一对身着本民族盛装的男女人物形象,表现该民族的歌舞和习俗。邮票的上、下边纸分别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949-1999民族大团结”字样,表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友爱与繁荣。
第1图【汉族】古代亦称“华夏”、“中华”,也称“汉人”、“华人”。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和松辽平原。有1039187548人(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1.99%。先民出自春秋战国以前的华夏。东汉以后始有汉族之称。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可远溯到旧石器初期,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有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历史上汉族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素称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同时商业也有一定程定的发展。青铜器、丝织、建筑、陶瓷、绘画等久负盛名。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指南针、造纸法、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发明最早。操汉语,属汉藏语系,有8种主要方言。汉字源于象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用汉字系自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汉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大批汉人通过屯垦、戍边、移民、俘掠、流亡、经商等方式移居边疆各地,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许多北方游牧民族和边疆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居,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正齐心协力,进行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第2图【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东北三省和青海、甘肃、宁夏等地。4802407人(1990年)。与中国北方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辽金时期多以“鞑靼”或“阻卜”泛称蒙古草原各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于1206年建大蒙古国,“蒙古”遂开始成为民族族称。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1368年)并统一全国。明代,分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清统称厄鲁特或卫拉特,驻牧于今新疆北部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并建立了“盟旗制度”或编旗设总管加以统治。操蒙古语,居阿尔泰语系。过去主要从事游牧业,故有“游牧民族”之称。解放后,大部从事畜牧业,部分人则半牧半农或从事农业。娴于骑射,能歌善舞。骑马、摔跤、射箭等至今为群众所喜好。牧民多住“蒙古包”。以羊、牛肉、奶品和炒米为主食,喜饮奶茶。
第3图【回族】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与汉族杂居。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较多,并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8612001人(1990年)。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后裔在内,在长期发展中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族成份逐渐形成。其先民在唐宋时被称为“番客”,元明以来称“回回”。历史上从事内地和边疆屯田垦牧,或经营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业等都较著名。尤擅于经商。涌现出不少政治家、思想家、航海家、建筑家、学者和诗人、画家、经学家等。元末明初以来反封建压迫的斗争从未间断。操汉语,使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在饮食、丧葬、婚姻、节日等受宗教影响至深,并已成为民族习惯。经济以农业为主,部分地区兼营畜牧业及其他行业,在城镇者多从事商业及服务性行业。解放后,废除了封建压迫和宗教封建特权制度,各自治地方的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象牙雕刻、景泰兰、苏绣、砖雕及织毯等传统工艺,得到继承和发扬,科技、医药及文艺、体育事业中人材辈出。
第4图【藏族】自称“博”,但不同地区又有“堆巴”、“博巴”、“安多哇”、“嘉戎哇”等称呼。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4593072人(1990年)。操藏语,使用藏文。多信喇嘛教。远古时聚居于西藏雅鲁藏不江中游西岸。七世纪初,赞普(王)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拉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641年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曾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710年赞普墀德祖赞又与唐金城公主联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有了很大发展。元朝在藏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朝又先后在藏族地区分封3大法王和5个王爵。清朝在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地区,正式册封了喇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会同地方办理西藏行政事务。民国历届政府都在中央设有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解放前,大部分藏族地区保持着贵族僧侣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1959年平息了西藏一小撮上层反动分子发动的叛乱,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获得了新生,并朝气蓬勃地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第5图【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主要分布在新疆。大部聚居在天山以南。7207024人(1990年)。其先民可追溯至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各部,以及远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居民。唐天宝三年(744年),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回纥汗国,与唐长期交好。开成五年(840年),汗国亡,逐陆续西迁,其中大部分移居新疆,逐步由游牧过渡到定居农业,并逐渐发展为近代维吾尔族。操维吾尔语。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老文字。10世纪末叶逐步信奉伊斯兰教。解放前封建地主经济占优势。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于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十二木卡姆》、《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民族医学文献等文化遗产。音乐歌舞蜚声国外,民族乐器造型精巧、品种多样。壁毯和丝绸,极富艺术特色。平日喜戴用丝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图案花纹四楞小花帽。饢、抓饭和瓜果为日常喜爱的食品。
第6图【苗族】自称“果雄”、“模”或“蒙”。也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地。7383622人(1990年)、其先民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操苗语,方言间差别很大,多通用汉语文。崇拜鬼神。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林业。妇女擅长刺绣、蜡染。喜爱歌舞,具有民族特色的芦笙舞流行于苗族地区。解放前基本上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进行了社会改革。节日很多,各地不一,部分地区在9至11月的卯日或丑日过苗年,有踩鼓、斗牛、赛马等活动。
第7图【彝族】自称“撒尼”、“诺苏”、“阿西”等多种。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5478524人(1990年)、与乌蛮、青羌、叟等有渊源关系。元、明以末史籍称为“罗罗”、“裸罗”。历史上彝族人民同其它各族人民一起,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反奴隶制的斗争。1914年在四川爆发的拉库奴隶起义,是彝族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操彝语。信奉多神、毕摩。解放前,在四川大凉山及云南宁蒗小凉山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其它地区均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摧毁了封建制和奴隶制,使彝族人民得到新生。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兼家畜牧业。火把节为其传统节日。
第8图【壮族】自称“布壮”、“布越”、“布侬”、“布沙”、“布傣”等。“布”意为“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亦有分布。与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西瓯、骆越。南宋时史称僮人。明、清时与琅、土、侬、沙并称。解放后统称僮族,1965年改称壮族。操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区。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壮文,出版过壮文书刊。主要从事农业。信仰多神,崇拜祖先,行鸡卜。多住干栏式房屋,以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为主,有不落夫家习俗。铜鼓、花山崖壁画等古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壮锦工艺精湛。民间文学丰富,有传统的歌舞和壮戏。解放前封建地主经济已相当发展,生产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近。解放后,壮族地区更有极大进步。民族节日有三月三、牛魂节、吃新节等。
第9图【布依族】旧称“仲家”、“夷族”。自称“布越”。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镇宁、紫云、关岭、平坝、清镇等地亦有分布。254829人(1990年)。与壮、侗、傣等族同源与古越人中的西瓯、骆越。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统称为蛮僚、俚僚、八番。元、明、清称仲家。1953年起统称布依族。解放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手工业为农民家庭副业。操布依语,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1956年曾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多行鸡卜,近代部分人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擅种稻,饲养水牛和黄牛,喜腌酸食。有不落夫家的习俗。蜡染工艺著称。过去多住干栏式楼房。解放后,实现了社会改革。民族节日有六月六、七月半、牛王节。
第10图【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1923361人(1990年)。19世纪70年代自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在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1931年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下,人民生活十分悲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5万多朝鲜族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其后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能歌善舞,爱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早期宗教流行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信仰土谷神,后来形成檀君教、东学教等本民族宗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先后传入道教和佛教、基督教等。解放后,实行社会改革,建立了一个自治州(吉林延边)和一个自治县(吉林长白),经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飞速发展。
第11图【满族】史称“诸申”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其余散居在河北、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和北京、成都、西安、广州等地。9846776人(1990年)。其先民可上溯到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明万历十一至十六年(1583-1588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废旧有族名,改称“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大批满族入关,形成满汉杂居局面。解放前社会发展处于地主经济及少量资本主义因素阶段。操满语。除黑龙江省爱珲、富裕县部分人外,均已通用汉文。曾信仰萨满教。大多从事农业,部分饲养柞蚕、栽种果树及从事工业生产。
第12图【侗族】自称“甘”。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2508264人(1990年)。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撩人的一部分,明清称同僚或侗家苗。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保存有款的村社组织,款首根据款约处理款内生产、婚姻事务。操侗语,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撒姆,各寨都建有撒姆祠。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农林并重。服色尚青、蓝、紫,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褶裙,束腰带和绑腿,包头帕,绾髻或留长辫。住干栏式木楼。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鼓楼、风雨楼、风雨亭等建筑工艺独具特色。侗族大歌、芦笙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打油茶、鱼生、腌鱼,为招待宾客的上等佳肴。民族节日有春节、祭牛神、吃新节等。解放后,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了很大发展。
第13图【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甘迪门”等。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六省(区)。2137033人(1990年)。其先民为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隋唐时称“莫徭”。宋以后称“徭”。长期居住山区,行刀耕火种农业,逐渐自东向西迁徙。明时曾爆发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延续近100多年。操瑶语、苗语等,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信奉道教、天主教,但亦崇拜多神,尤其崇拜祖先盘古。解放后,实行社会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各项事业都有了飞跃发展。
第14图【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也称“那马”、“勒墨”,史称“白人”或“僰人”等。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亦有分布。1598052人(1990年)。一般认为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形成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与唐代今大理洱海地区的蛮有亲缘关系,历史上与汉族关系密切。唐时白蛮首领参加南诏地方政权,到宋代建立封建主制的大理国地方政权,元代原大理国主段氏和权臣高氏等仍被重用,被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明代以后较大的土司都被改土归流,地主制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贫困,历史上曾多次举行反抗斗争。操白语,使用汉语文较普遍,并曾用汉字的音和义再加上一些新造字来记录白语,称为“白文”。旧时佛教盛行,亦崇拜本主。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历史上盛行火葬,明代以后渐改土葬。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三月街、渔潭会等。解放前主要从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大理市的下关一带资本主义工商业亦较发展。解放后实现了社会改革,不仅发展了农业等经济,修筑了公路,又新建了不少工矿企业。文化艺术古老丰富,有本民族的建筑、医学、史学、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雕塑等,解放后得到继承和发展。
第15图【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与汉、苗等族杂居。5725049人(1990年)其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宋至清的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的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始用“土家”名称。封建领主经济从五代(1723-1735年)年间“改土归流”时,逐渐过渡到地主经济。操土家语,多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敬“白帝天王”。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刺绣编织精细,土花铺盖尤为著名。解放前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所在地区建立了不少工业,除中小学外,还创办了吉首大学,民族教育事业亦在大步迈进。
第16图【哈尼族】自称“哈尼”、“雅尼”、“卡多”、“豪尼”,也称“僾尼”,史称“和泥”,“窝尼”。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其中以红河南岸、墨江、元江、江城、西双版纳、澜沧县等地为多,在云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亦有分布。1254800人(199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唐代史籍称“和蛮”,分布在今滇南等山区。唐宋时隶属南诏、大理国,以后又先后被元明清封建王朝所统治,其间一些首领曾被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操哈尼语。无文字,解放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旧时多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以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为主,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行土葬。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善种梯田。解放后,不仅发展了农业等经济,修筑了公路,并新建了不少工矿企业。富有特点的民族民间文学和音乐、舞蹈亦获得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年、六月年等。
第17图【哈萨克族】史称“阖萨”、“葛萨”、“阿萨”、“可萨”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自治县,少数分布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110758人(1990年)。初指15世纪脱离乌兹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界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兹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狩猎业。操哈萨克语,多兼通维吾尔语。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伊斯兰教,但仍信萨满教和崇拜自然神灵等遗俗。解放前宗法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若干牧户以较近之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为“阿乌尔”,其内部有明显的贫富差别和剥削关系。解放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有西马、刁羊、姑娘追、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民间口头文学极为丰富。民间乐器冬不拉远近驰名。工艺美术亦较发达。
第18图【傣族】自称“傣”、“傣仂”、“傣哪”、“傣雅”、“傣端”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的河谷平坝地区,在省内新平、元江、景东、景谷、普洱等地也有分布。1025402人(1990年)其先民汉晋时称“滇越”、“掸”、“擅”,唐宋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等,元时称“白衣”、“白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唐宋时属南诏、大理国管辖,元明时属云南行省,实行土司制度,清代袭明旧制,并在内地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委派流官统治。国民党时期在边疆置县和设治局。操傣语。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用各种傣文保存的文化典籍丰富,有本族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绘画、舞蹈、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多信奉小乘佛教。行一夫一妻制。边疆地区住干栏式竹楼。男子有文身习俗。妇女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统裙。主食多糯米,喜酸辣及烘烤水产品,嚼槟榔。解放后,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使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
第19图【黎族】自称“赛”,还有“侾”、“杞”、“闰”、“美孚”等称呼。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1112498人(1990年)。“黎”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约在宋代以后。隋代称海南岛居民为“俚僚”,即指黎族的先人,为骆越的一支。秦汉以前从大陆渡海到海南岛。历史上纺织业比较发达,所织“黎锦”驰名中原。主要从事农业。解放前基本上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小部分地区保留着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的“合亩制”。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区是海南岛的主要革命根据地。操黎语。使用汉文。行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靠近汉族的地区受道教影响,部分地区还曾传入基督教。旧时多住传统的船型屋,多食水饭,保留原始的历法,以12天为一周期。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海南建省后,黎族地区面貌发生巨变。
第20图【傈僳族】自称“傈僳”,史称“栗些”、“力些”、“栗粟”等。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亦有分布。574589人(199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唐代史籍称“粟栗两姓蛮”或“粟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时称“卢蛮”。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奴役,大批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直至清代还在继续。人民生活贫困,历史上曾举行过多次反抗斗争。操傈僳语。解放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旧时多信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行土葬。过去主要从事农业,怒江地区耕作制度原始,兼以采集和狩猎。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不仅改变了刀耕火种制度,大力发展了农业经济,而且还建立不少工矿企业。有自己的音乐、舞蹈和民间文学。火把节为其传统节日。
第21图【佤族】自称“布饶”、“佤”、“阿佤”等。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地。351980人(1990年)。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唐时称望蛮,分布在云南永昌一带,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的统治。元明清时,称为“哈喇”、“哈社”、“哈瓦”、“卡瓦”等,受永昌、腾越、顺宁、普洱等府、州管辖。在近现代史上,曾与各族人民一起长期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反动派的斗争。操佤语,有布饶、阿佤、瓦3种方言。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保留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部分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基督教。解放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第22图【畲族】自称“山客”,史称“畲民”。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山区,江西、广东、安徽也有分布。634700人(1990年)。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有些村落是畲、汉两族杂居。来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南蛮”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等。7世纪初,就居住在今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14世纪初,部分迁到闽东、浙南等山区。除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操畲语外,99%的畲族操接近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通用汉文。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信盘瓠为始祖的传说。重祭祖。爱唱山歌。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服饰的刺绣、腰带的织造,斗笠的编织都精致美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从事农业。解放后,经济文教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23图【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中部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及兰屿上。大陆上有2877人(1990年),在台湾估计有50多万人。分“泰雅”、“赛夏”“布农”、“曹”、“排弯”、“阿美”、“雅美”、“卑南”、“鲁凯”、“平埔”等部分人。其先民可追溯到3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主要来自祖国大陆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群。无文字。生产以农业为主,渔猎为副。捕鱼在雅美人经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以社为聚居单位,首领由社众推选产生。婚姻称为“牵手”,一般行父系的一夫一妻制。阿美人还保留母系氏族制的残余,财产由长女继承,男子入赘女家。衣服多用麻布或棉布制成,也有用藤皮或椰树皮制成,还有用成串贝珠缀在麻布上的“贝珠衣”。排弯、鲁凯以百步蛇为图腾崇拜。人死后多行屋内葬。雅美人中至今尚存悬棺葬,有定期祭祀。能歌善舞。乐器有嘴琴、竹笛、鼻箫和弓琴,以及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乐”。善于雕刻、绘画和刺绣,有优美的民歌古谣、神话传说。长期以来和汉族人民共同开发台湾,反抗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历代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
第24图【拉祜族】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旧称“裸黑”。主要分布在云南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思茅和临沧两地区,其中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最多。411545人(199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唐代史籍称“锅锉蛮”,分布在今云南的金沙江南岸地带,自后分东西两路继续南迁。先后受唐宋南诏、大理国和元明清历代封建王朝及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人民生活贫困,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曾与周围各族人民一起举行过20多次起义。操拉祜语。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解放后在原有字母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旧时多信封多神和崇拜祖先,大乘佛教亦相当流行,少数还信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行土葬和传统的火葬。解放后,修筑了公路,发展了农业,并兴建了工矿企业。民族音乐、舞蹈和民间文学亦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等。
第25图【水族】自称“虽”,史称“僚”、“夷”、“水苗”、“水家”等。主要分布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部分居住在都匀、荔波及广西环江、南丹、河池等县境。347116人(1990年)。操水语,兼通布依、苗、汉语和汉文。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传说原从岭南北上,沿红水河、龙江入贵州。隋唐统称“溪峒蛮”,宋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在蒙姓酋长和封建土司长期统治下,明清时封建领主经济发展缓慢,至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居民多同姓同族聚集成村。妇女从属于男子。使用特有的水历,岁首在夏历9月。有不落夫家的习俗。遗存的水书仅用于占卜。解放后大力兴修水利,改善了山区饮水和农业灌溉,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迅速提高。
第26图【东乡族】旧称“东乡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人”、“蒙古回回”等。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一半以上聚居在东乡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兰州、定西以及宁夏、新疆等地。373669人(1990年)。由13世纪进入该地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与当地汉、藏、回等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以居住河州(今临夏)东乡而得名。元初被编入“探马赤军”从事屯戍。后按照统一政令编入“社”的组织,由“军户”变“农户”,受吐蕃宣慰使署节辖。明初在河州推行里甲制度,划东乡为十里。清康熙年间实行会社制度,改东乡为二十会。近代,封建势力与宗教上层相结合,形成巴素池门宦、北庄门宦和锁南县土豪集团三大地方势力,人民曾多次进行反抗斗争。操东乡语,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妇女善刺绣。“东乡花儿”人人会唱会编,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国后,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制止了昔日水土严重流失现象,人民生活大为改观。
第27图【纳西族】自称“纳西”、“纳”、“纳汝”,也称“么些”、“摩梭”等。主要分布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周围诸县亦有分布。277750人(199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晋代史籍称“摩沙夷”,唐代称“磨些蛮”,分布在金川、滇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两岸。元明到清初,一些首领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明末尤其是清初改土归流后,大部分地区向封建地主制发展,人民生活贫困,多次进行反抗。操纳西语。有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均不通用,通用汉文。旧时多信东巴教,部分信喇嘛教等。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部分地区还存在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的残余。多行土葬,少数实行火葬。有本民族的医药、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等,本民族学者对东巴文的研究尤为突出。主要从事农、牧业,解放后又兴建不少工矿企业。传统节日有火把节、猛本、祭三多、干木古等。
第28图【景颇族】自称“景颇”、“载佤”、“浪峨”、“喇期”等。汉族称其为“大山”、“小山”、“浪速”、“茶山”等,因居住在较高的山区,又统称“山头”。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119276人(1990年)。其先民为唐代寻传蛮的一部分,定居在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地区。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操景颇语和载佤语。本世纪初开始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信仰万物有灵,供奉天鬼、地鬼、家鬼,少数信仰基督教。主要节日有“木脑恼”和吃新米节。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通行单向姑舅表优先婚,流行转房制和妻死续娶姐妹的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男子喜腰悬长刀,妇女多着花色统裙。经济以山区农业为主,经营部分水田。解放后,改进了耕作技术,引种咖啡等经济作物,兴办工业和交通,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第29图【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少数散居在其它各县。另有数百人聚居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系18世纪中叶自新疆迁去。143537人(1990年)。其先民居于叶尼塞河上游,隶于匈奴,后一部迁天山地区,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属部。与唐朝关系友好,7世纪时,太宗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隶燕然都护府,正式纳入唐的版图。公元840年,击溃回鹘汗国,建黠戛斯汗国。10至18世纪中,先后处于喀喇汗国、辽、西辽、察合台汗国及其后王统治下。其间,居叶尼塞诸部向西南迁移,融入若干蒙古和哈萨克部落,促进了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清初,协助评定准噶尔、大小和卓之乱,主动要求归属。19世纪以来,积极参加发对英、俄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巡守边防。1944-1949年,曾积极参加北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解放前,行游牧宗法封建制,部落组织和部落观念浓厚。操柯尔克孜语。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居富裕县的通用汉语文。多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兼营农业。解放后,进行了社会改革。能歌善舞,英雄史诗《玛纳斯》,长达20多万行,广为流传。
第30图【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土昆”、“土户家”等,旧称“青海土人”、“西宁州土人”、“土民”,藏族称其为“霍尔”。分布在青海互助、民和、大通、乐都、门源和甘肃天祝、永登、卓尔等地。192568人(1990年)。族源说法不一:一说由古代“吐谷浑”后裔,吸收了藏、汉、蒙古等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一说由元朝一支蒙古军与当地吐古浑人在长期相处中逐渐形成;一说源于阴山“白鞑靼”等。明初归受封的16家土司统辖。明末由西藏达赖喇嘛封授13个部落头人为“土官”,管理寺院附近地区。清代沿袭之。1930年于其地置县。操土族语。通用汉语文。信喇嘛教,但仍保留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早期以畜牧业为主,明以后逐渐从事农耕。擅长歌舞,“土族花儿”、“安昭”、“宴席曲”等民间文学丰富优美。男女上衣都装饰绣花高领,花纹精巧,别具民族特色。妇女讲究头饰。保持传统火葬习俗。解放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宗教封建特权,综合治理了山、水、林、田、路,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第31图【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史称“打虎儿”、“达呼尔”、“达瑚尔”、“达古里”、“达乌尔”等,又称“爱门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和新疆的塔城、霍城等地,多与汉、蒙古等民族杂居。121463人(1990年),族源有来自辽代契丹族等多种说法。可靠的记载始于16世纪初。清初“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内均有达斡尔人。初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地区。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陆续南迁至嫩江流域。历史上曾多次英勇抗击沙俄侵略。清代被编入“索伦营”征调到新疆驻防的达斡尔人,曾被称作“索伦族”。解放后,怀复“达斡尔”民族自称。操达斡尔语,多兼通当地各族语言。无文字,一般用汉文,多信萨满教。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善造勒勒车。解放后各项事业均有很大发展。
第32图【仫佬族】自称“仫佬”或“锦”,史称“姆佬”。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县,宜山、柳城、都安、忻城等县也有分布。160648人(1990年)。与壮、侗等族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后为僚人的一部分。明清时称“伶人”,清初始有“姆佬”之称。操仫佬语,部分兼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嗜酸、辣,好吃糯米饭。服色尚青。婚后有不落夫家习俗。走坡是青年男女对歌的主要形式。主要从事农业。解放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蓬勃发展。
第33图【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主要分布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县。198303人(1990年)。汉时其先民遍及中国西北、西南各地。魏晋时西北的宕昌、邓至等羌人尚属父系民族阶段。唐时发羌等融于吐蕃。唐末宋初,除岷江上游的羌族外,大都发展为藏缅语系各族,或融于汉族或其它民族。据岷江上游新石器的发现,几千年前该地就有人类居住,现存的石棺葬,属羌人中戈基人的墓葬,经考古鉴定为西汉文物。在此的古羌人部落甚多,以冉、駹两部落为最大。明代推行土司制度,清代实行改土归流。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时,成立了茂县工农民主政府。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操羌语。无文字。多信原始宗教,最敬“白石神”。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牧业,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艺术,妇女善挑花。各项事业发展很快。
第34图【布朗族】自称“布朗”、“阿尔瓦”、“阿佤”等,也称“蒲满”、“孟”。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澜沧、双江、镇康等地。82398人(1990年)。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元明清时称蒲蛮,受永昌、顺宁、普洱等府、州管辖。在近现代史上,曾与各族人民一起进行过反对国内反动统治的斗争。崇拜祖先,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操布朗语。无文字,部分会傣文和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解放后,实现民族平等和社会改革,布朗山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为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第35图【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旧称“撒拉回”。分布在青海省东南部循化、化隆及甘肃省积石山等地。87546人(1990年)。由元代(13世纪)迁入循化地区的撒马尔罕人与周围汉、回、蒙古等族长期融合而成。元明清均在其地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循化营,进行直接统治。清时与汉、回、东乡等族一起反封建的斗争从未停止。操萨拉语。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经济以农业为主,园艺业发达,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善歌,说唱艺术丰富多彩。妇女喜爱刺绣。解放后,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发展多种经营,各项事业成效显著。
第36图【毛南族】旧称“毛难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环江县下南乡一带。72370人(1990年)。与古代百越、僚、伶人有历史渊源。唐宋时其地称“峁滩蛮”。解放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当地汉、壮族相近,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操毛难语,兼通壮语和汉语。使用汉文。解放前残留浓厚的舅权,盛行姑表婚、不落夫家、兄终弟及或弟终兄及等婚俗。父母丧亡,儿子要到河边买水行洗尸仪式。信仰多神。夏历5月的“分龙节”,举办盛大的祭神活动。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饲养菜牛。善石雕、竹编,所制花竹帽为当地各族人民喜爱。
第37图【仡佬族】旧称“仡佬苗”,明清时称“木仡佬”、“水仡佬”、“花仡佬”、“红仡佬”、“披仡佬”等。分布在贵州遵义、安顺等10多个县内,广西、云南等地也有散居。438192人(1990年)。由古代僚人的一支演变而来。解放前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操仡佬语,通用汉语,兼通其它一些民族语言。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住干栏式的羊楼。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红薯等,并有打铁、剪头等行业。
第38图【锡伯族】自称“锡伯”,意为“瑞兽”或“带钩”。史称“须卜”、“室韦”、“失比”、“西楚”、“席伯”、“史伯”等,皆“鲜卑”音转。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新疆。172932人(1990年)。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鲜卑后裔,系东胡一支;一说源出室韦后裔,乃通古斯族系不同部落形成;一说与满族同源,均女真后裔。初居今呼伦贝尔盟海拉尔东南绰尔河流域,17世纪中迁墨尔根(今嫩江)、齐齐哈尔、扶余等地,继迁沈阳一带。17世纪末,全部被编入满洲八旗。18世纪中,清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之乱后,自东北陆续调兵驻防。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调锡伯官兵,偕同眷属3000余人,远戌新疆,在伊犁河南驻防兴屯。原系打牲部落,以狩猎游牧为主,精于骑射。南迁后逐渐转向农业。及至南迁新疆,开察不查尔渠等垦荒,卓有成绩。同时驻守卡伦,换防台站,肩负守边重任。操锡伯语,使用锡伯文。由于历史原因,东北锡伯族的语文、习俗和当地汉族、满族基本相同;新疆锡伯族则仍保持自己的语文和习俗等方面较多的特点,并兼通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曾用锡伯文编译出版许多读物。多信萨满教、喇嘛教。骑马射箭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
第39图【阿昌族】自称“蒙撒”、“衬撒”、“汉撒”、“峨昌”等,汉文史籍中称“莪昌”或“阿昌”。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27718人(1990年)。其先民远在公元2世纪即居住在滇西北怒江流域,其中一部分约于13世纪定居于现陇川县的户撒埧子,另一部分后定居于梁河地区。长期以来与汉、白、傣等族接触频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5世纪中叶,户撒地区的阿昌族已会耕种水田和制造铁器,历史上长期受汉族和傣族封建土司统治。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以及本世纪初和40年代,曾多次掀起反抗土司的武装起义。操阿昌语、多通晓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和耍灯、跳象脚鼓舞、蹬窝罗、耍白象等多种歌舞形式,有较高水平的雕刻艺术。户撒地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梁河地区信仰多神,亦崇拜祖先。有会街、窝罗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民族节日。行土葬。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有家组织“家会”。男子穿素色对襟上衣,女子已婚者穿裙子和窄袖对襟上衣,用兰、黑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发辫于头顶,喜佩戴各种银饰。经济以水稻为主,梁河水稻品种有“水稻之王”美称。打铁工艺有悠久历史,户撒刀著称于世。解放后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使传统水稻耕作发展迅速,经济、文教、卫生事业均出现新面貌。
第40图【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培米”,旧称“西番”,史称“巴苴”。主要分布于云南兰坪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丽江、永胜、维西及四川盐源、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亦有分布。29721人(1990年)。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原为居于今青藏高原甘、青一带的游牧部落,后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南迁,过雅砻江、木里河,迁徙至温暖和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元明以来多处于纳西族封建土司统治之下,人民生活贫困,曾多次进行反抗。操普米语,并曾用藏文拼写过普米语,但多用于宗教经卷。旧时多信奉多神,崇拜祖先。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土葬和传统的火葬均有。火把节、大过年、转念堂等为传统节日。解放前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牧业,生产水平较低。现修建了电站及工矿业,较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和歌舞亦获得继承和发展。
第41图【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译普、叶城、皮山等地。33223人(1990年)。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分布于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东支的诸部落,以及后在不同时期从帕米尔西部和南部东迁至塔什库尔干一带的塔吉克人。其住地自古为西域通道,亦为历来边防重地。公元2、3世纪时,曾出现噶盘陀国,我国古籍多有记载。唐时在此设葱岭守提,元称色勒库尔。近代以来,曾不断抗击英国、俄国和浩罕汗国的侵犯,为保卫边境,做出重大贡献。操塔吉克语。无文字,多通用维吾尔语文。多信仰伊斯兰教,崇信世袭教派首领“依禅”。居住山区的多营畜牧业,居平原的多务农。能歌善舞,民间口头文学和工艺美术丰富多彩。民间乐器“那艺”(短笛)极著名。
第42图【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三县及兰坪县的兔峨乡,有少数分布在维西县。27190人(1990年)。自称“阿怒”、“阿龙”、“怒苏”。其先民唐代称“庐鹿蛮”,与大、小凉山彝族关系密切。其地唐宋时受南诏、大理政府管辖。元称“路蛮”,明清称“怒人”,元明以后其地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清属维西厅。辛亥革命后当地成立“殖边公署”,后改为设治局。人民受多重压迫,曾进行多次反抗。操怒语,无文字。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人民能歌善舞,多信仰万物有灵,亦有信喇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并流行“转房制”,世系按父系计算,有父子连名制。妇女喜戴玛瑙、料珠等饰物,男子常佩砍刀、弩弓。经济以山地农业为主,耕作技术粗放。解放后,民族经济、文教事业均有很大发展。
第43图【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14763人(1990年)。族名源自14世纪的蒙古钦察汗国乌兹别克汗。后一部南下至中亚地区。由于与中国商业往来不绝,以后有些人又从中亚陆续迁入我国新疆,逐步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都以经商为主,少数人经营手工业,故多居城市。初活动于喀什、叶尔羌、阿克苏,后渐散居南疆各地以及北疆伊犁一带。在南疆一些县市郊区有少数以经营蔬菜、瓜果、园艺为主;在北疆一些牧区,也有少数与哈萨克族共处经营畜牧业。19世纪末叶以后,以商业贸易为主的逐渐沦为外国洋行的附庸,除少数人致富外,多数遭到破产。操乌兹别克语。因人口较少,多与其它民族杂处,现居城市的多用维吾尔语文,居牧区的多用哈萨克语文。多信伊斯兰教,过去受宗教封建特权压迫严重。服装以戴多种式样图案的小帽为特点,能歌善舞,主要是独唱和独舞。文化教育较发达。
第44图【俄罗斯族】旧称“归化族”。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其中以伊犁地区较多,也有少数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13500人(1990年)。18世纪后少数人从俄国迁入我国新疆,十月革命前后,又有更多俄罗斯人陆续进入,在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操俄罗斯语。使用俄文。多信东正教。解放前,居住城镇的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兼营农业,或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等业。农村居民多聚居在伊犁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接近牧区的,多从事畜牧业。在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发展。解放后,在新疆的多参加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的工作,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多在国营农场工作。原在苏联、澳大利亚、北美有亲戚的,人民政府协助陆续外迁与亲人团聚,故现有人数较解放初期大为减少,即使如此,在全国和新疆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代表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体现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
第45图【鄂温克族】自称“鄂温克”、“艾温克”,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史称“通古斯”、“雅库特”。1957年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统一族称为“鄂温克”。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布特哈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讷河县。26379人(1990年)。明末清初游猎于黑龙江中上游以北、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时与达幹尔、鄂伦春等族同被称作“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大部陆续南迁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一带。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被编入八旗,嗣后部分移住呼伦贝尔草原。历史上曾与当地各族多次抗击沙俄入侵,保卫东北边疆。农牧区早已进入封建社会,额尔古纳左旗游猎区尚遗留若干原始公社制残余。操鄂温克语。无文字,农区多兼用汉语文,牧区多兼用蒙古语文。过去多信萨满教。牧区住蒙古包,猎区住“仙人柱”。解放后从事游猎的鄂温克人从1954年起逐步定居,并转向多种经营,工农牧猎业均得到迅速发展。
第46图【德昂族】自称“达昂”,也成“崩龙”、旧称“崩龙族”。分布在云南潞西、瑞丽、陇川、梁河、盈江、保山、镇康、永德、耿马、澜沧等地。15461人(1990年)。其先民在秦时为百濮的一支。先于傣族居住在云南德宏地区。史载于清光绪《永昌府志》,称其类似傣族,唯语言不同,男以背负,女以尖布套头,藤图缠腰,漆齿文身,多居山巅。解放前长期受傣族土司、部分受景颇族山官的统治与剥削,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操德昂语,部分人会傣文、汉文。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解放后实现民族平等,建立民族乡。学校、卫生所、商业网点遍及村寨。
第47图【保安族】自称“保安”,旧称“保安回”。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一带。11683人(1990年)。根据民间传说语言特点和习俗,一般认为由元明时期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长期发展中,吸收汉、回、藏等族成分而逐渐形成。明初定居今青海同仁县境隆务河一带。万历(1573-1620年)时在当地设“保安站”,修建“保安城”,应招戍边,遂以地名为族名。清初隶西宁镇统辖,乾隆以后改属循化营隶兰州府。同治初年因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农奴主欺压,被迫东迁今地。清末民初属河州。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操保安语。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副业,所制“保安刀”闻名甘、青、藏。婚姻及社会习俗既深受宗教影响,又保留有某些蒙古族的习惯。能歌善舞,“保安花儿”独具一格,优美动听;舞蹈融合了藏族的某些特点。造型艺术较发达。解放后兴建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
第48图【裕固族】自称“尧呼尔”、“西拉固尔”,旧称“撒里维吾尔”、“维吾子”等。1953年经协商以“裕固”为统一族名。主要分布在甘肃西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县黄泥堡。12293人(1990年)。10世纪以甘州(今张掖)为中心曾建地方政权,北宋(11世纪)初被西夏攻灭,迁嘉峪关外今甘、青、新交界地区,明在其地设安定、阿端二卫节辖。15世纪以后陆续东迁定居。清康熙时划为“七族”,分封部落头人统辖。历史上受多重压迫,曾多次进行斗争。分别操裕固语种的“尧呼尔语”、“思格尔语。”通用汉语文。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事狩猎,黄泥堡地区从事农业。信喇嘛教,但仍保留原始崇拜残余和祭祖习俗。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独具一格。妇女擅长编织和刺绣。有火葬、天葬和土葬3种形式。解放后,通过推广定居放牧,发展了以牧业为主的多种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
第49图【京族】旧称“越族”。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的沿海地区。18749人(1990年)。其先民为古代骆越的一部分。约于16世纪初,从今越南涂山等地陆续迁来,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操京语。有本民族文字“字喃”,很早以来就通用汉语文。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在60年代先后筑成10多条海堤,使京族居住的3个小岛与大陆相连,并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收入不断提高。渔业生产从浅海捕捞发展到以深海生产为主,深、浅海捕捞相结合,鱼产量不断增长。建立了人工珍珠养殖场。并进行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了挡风固沙的林带。文教卫生事业亦取得很大成绩。
第50图【塔塔尔族】史称“达恒”、“鞑靼”、“达达”。始见于唐代突厥文《阙特勤碑》中,9世纪汉文文献中的“达怛”是最早译名。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5064人(1990年)。其先民与鞑靼有渊源关系。在我国史籍中“塔塔儿”为“鞑靼”别称之一。蒙古兴起后,鞑靼部为其所并。15世纪中叶,钦察汗国境内的鞑靼人脱离钦察汗国独立,自建喀山汗国,位于伏尔加河中游。1552年被俄罗斯征服,喀山汗国建立以前,其境内的鞑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钦察人、保加尔人多长期相处,混合发展而成民族,成为该汗国的主要居民。19世纪初起,该族部分从伏尔加河中游陆续迁入我国新疆,在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斗争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而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操塔塔尔语。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通用维吾尔、哈萨克语文。多信伊斯兰教。解放后,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从事农业、手工业。教育事业较发达,20世纪初即已创办现代学校。歌舞音乐吸收了其它民族的长处,颇负盛名。戏剧艺术发展较早,30年代初期已成立专业剧团。传统节日有库尔班节、肉孜节、撒班节等。
第51图【独龙族】自称“独龙”,汉族旧时称“俅人”、“俅子”、“曲人”,傈僳族称“俅帕”,藏族称“洛”、“曲洛”。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畔。5825人(1990年)。为独龙江两岸的古老居民。元时始见于记载,当时称“撬”。其地唐宋时属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清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管辖,清初改流后为维西纳西族康普土千总、叶枝土千总管辖,后又受察瓦隆藏族土千总、菖蒲桶喇嘛寺管辖。国民党统治时期设行政公署,后改为设治局。长期以来遭受压迫,曾多次进行反抗斗争。操独龙语。无文字。有淳朴、独特的口头文学,人民能歌善舞。多信仰万物有灵。实行氏族外婚制,过去男子只固定于舅方家族联姻,一夫一妻制已确立,妻姐妹婚仍较普遍。女子有纹面习俗。经济以山地农业为主,耕作技术粗放。解放后,改造山区,兴办学校,在悬岩陡壁上修筑驿道,在独龙江上架设铁索桥,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52图【鄂伦春族】自称“鄂伦春”。亦作“鄂伦吞”、“俄伦春”等,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清以来也称“树中人”、“使鹿部”、“使马部”、“栖林”等。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7004人(1990年)。明末清初游猎于黑龙江以北地区,与达斡尔、鄂温克等族同被称作“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一部分陆续南迁大小兴安岭一带。康熙(1662-1722年)年间被分为摩凌阿鄂伦春和雅发罕鄂伦春两部分。历史上曾与当地各族多次抗击沙俄入侵,保卫东北边疆。操鄂伦春语。无文字,多用汉语文。过去多信萨满教。解放前主要从事游猎业。私有制已经确立,但还保留某些原始公社制残余。行一夫一妻制,保持一定氏族外婚制特点。游猎区多住“仙人柱”。解放后,1951年建立鄂伦春自治旗,1958年实行定居,工农林牧猎业均有迅速发展。
第53图【赫哲族】自称“那贝”、“那乃”、“那尼傲”等,史称“黑斤”、“黑真”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沿江地区,少数在抚远镇、勤得利、苏苏屯、佳木斯和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境内。4254人(1990年)。名称始见于清康熙初年《清圣祖实录》及《皇清职贡图》。与东北古代居民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有密切的族源关系。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和使犬,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是我国北方以捕鱼为主兼事狩猎和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解放前,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人口大量死亡,濒于民族灭亡的境地,只剩下300多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发放大批贷款和救济物资,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1959年,大部分赫哲人都加入了国营农场,编入渔业生产队。近年来,随着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他们的生活得到很大提高。操赫哲语。无文字,现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行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的习俗。民族有丰富的说唱文学、民间故事、音乐和美术。赫哲族聚居区世称”三江平原”,河流交织,土质肥沃,以捕鱼为主,鳇、鲟、大马哈鱼最为著名。冬季常以狩猎毛皮兽为辅助经济。
第54图【门巴族】多数自称“门巴”,部分自称“主巴”。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门隅地区,部分分布在珞瑜地区的墨脱、梅楚卡、巴加西仁和更仁一带,另有少数散居在林芝排龙山区。7498人(1990年)。唐代受吐蕃政权管辖,在经济、文化和经济等方面,与藏族有长期的联系。解放前属封建农奴制经济,受藏族僧俗领主统治,差赋、乌拉繁重。部分地区尚存有原始农村公社制残余。操门巴语,有多种方言,部分人通晓藏语。无文字,通用藏文。信仰喇嘛教。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多禁忌。善歌舞。民间文学丰富,有萨玛、东三巴等民歌形式。生产以农业为主,产玉米、稻、荞麦、辣椒、香蕉等,兼营林、牧和采集业。善制木碗和竹器。衣服多用红色氆氇缝制。嗜酒和辣椒。住石砌碉房或竹木楼房。1959年废除封建农奴制度,1968年完成民主改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55图【珞巴族】自称“博嘎尔”、“巴达姆”、“民荣”、“崩民”、“崩如”和“德根”等。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和隆子、米林、墨脱、察隅等县的边沿山区。2322人(1990年)。据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该族所在地区即辖于吐蕃王朝。其后,该族人民与藏族交往日益频繁。近代西藏地方政权设有专门管理该地区的机构,征收差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曾屡次掀起反抗英帝国主义及其它入侵者的斗争。解放前,社会发展迟缓,生产基本上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主要从事农业,兼饲牲畜。善狩猎,男子人手一弓。采集达谢、青杠果和野生植物的块根等作为谷类食物的补充。操珞巴语,有较大的方言区别。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1959年至1962年先后多对巴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农业生产及其它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第56图【基诺族】自称“基诺”,旧称“攸乐”。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山。18022人(1990年)。可能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定居在今地时大约尚处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其地元时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隶车里宣慰司,清初设攸乐同知,中叶以后为傣族的攸乐土目管辖,从此确立了傣族封建领主对该族的统治。人民生活贫困,曾举行过攸乐山起义。操基诺语。无文字。旧时多信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制,但父系家族公社曾长期保留,家庭成员集体居住于一幢称为“的着”的干栏式大房子内。行独木棺土葬。传统节日主要有特毛且、洛毛龙等。解放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兼事狩猎和采集,善种茶。解放后,充分享受了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特点的民族民间文学和歌舞亦获得继承和发展。